香港回归祖国的年份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1-04
1997年7月1日,一个令亿万中国人民为之沸腾的日子,一个令世界为之瞩目的日子。就在这一天,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终于结束了长达155年的漂泊历程,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不仅标志着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更象征着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胜利。
回溯历史,香港的回归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曲折。自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香港岛及鸭脷洲被割让给英国,开启了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时期。随后,在1860年的《北京条约》中,九龙半岛(时称九龙司地方一区)又被割让给英国。而在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租借新界99年,租期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这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让香港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然而,中华民族从未放弃过对香港的主权要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不移地支持香港回归祖国。在主席、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中国政府通过外交谈判、经济制裁等多种手段,向英国政府施压,要求归还香港。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政府更是将香港回归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小平同志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回归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案。这一构想明确指出,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这一方案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又充分考虑了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为香港回归铺平了道路。
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中英两国政府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艰苦谈判。在谈判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原则,据理力争,最终迫使英国政府同意了香港回归的所有条件。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在同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这一历史性的文件,为香港回归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在《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中国政府立即着手进行香港回归的各项准备工作。为了保障香港回归后的繁荣稳定,中央政府决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同时,中央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香港回归后的治理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1997年6月30日夜,距香港回归祖国只有几个小时了。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宣读了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命令。随着这一命令的宣读,五星红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宣告正式成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香港正式回归祖国怀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始终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积极推行各项改革和发展措施,不断完善经济体系、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加强社会建设。这些努力使得香港在回归后继续保持了繁荣稳定的局面,成为全球瞩目的国际大都市之一。
香港回归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更是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这一方针不仅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也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同时,香港回归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香港回归后的岁月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始终秉持着爱国爱港的精神,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大局。他们不仅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在应对金融危机、抗击自然灾害等关键时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更是与中央政府紧密团结、携手共进,共同抵御风险、战胜困难。
展望未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将继续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将继续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推动香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时,中央政府也将加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一国两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性时刻永远铭记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这一伟大胜利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一历史时刻,共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