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届“五年计划”核心任务概览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1-22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至1957年)的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至1962年)提出,要继续完成“一五”计划所剩下的任务,同时大力开展以工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各项经济、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在执行中,由于出现“大跃进”的冒进,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60年冬开始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年至1970年)是在我国完成了经济调整任务,即将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新的五年计划时,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而未能得到全面执行。1966年“五五”计划草案初稿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个计划草案从1964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共提出25个经济指标,规定了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任务。
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年至1975年)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制定的,前期由周恩来、小平同志等人主持进行。1973年底,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小平同志重新进入中央领导核心,不久,周恩来、小平同志一起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中共十届二中全会批准了这个“四五”计划纲要(草案)。“四五”计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农业,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基本完成工业体系的建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加强国防建设,使国民经济有比较均衡的发展。”为了完成这个任务,纲要还提出了八个方面的经济建设重点。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年至1980年)将1976年至1980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第五个五年计划。原计划规定,1976年至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2%,五年计划总产值21210亿元。1978年对“五五”计划进行修订,提高了经济发展速度,要求1976年至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5%,五年内增长38%,到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940亿元,五年内建成30个大项目,增加煤炭开采6900万吨,发电量250亿度,化肥400万吨,钢500万吨,原油2500万吨,新建铁路通车里程3800公里,新建港口吞吐能力4000万吨。五年内全国粮食产量从5000亿斤增加到6000亿斤。1979年,国务院决定对1976年至1978年的计划完成情况不再作正式的统计和公布。经过调整,“五五”计划的实际执行结果,完成得比较好。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年至1985年)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深层次问题,取得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第九个五年计划和本世纪末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同时,使社会主义建设的布局同我国国情更加适应,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更加协调地发展。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年至1990年)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以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特别是要增强企业活力,并把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同时,要从财政、税收、价格、信贷、物资、商业、外贸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要着力提高经济效益,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新路子。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体系的改革,逐步建立起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相结合的价格新体制。要进一步改善经济管理,按照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继续调整政府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要加快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年至1995年)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进一步解决关系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使社会各方面都取得显著进步,特别是要安排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衣、食、住、行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把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到小康水平。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年至2000年)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中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此,要安排好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关系,体制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至2005年)的主要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上一篇: 揭秘:历史上频繁上演“海市蜃楼”奇观的城市究竟是哪一个?
- 下一篇: 揭秘!提升效率的5大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