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庆祝方式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1-27
腊八节怎么过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主要的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关于腊八节的起源,还有其他的说法。其一说是腊祭八神。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祭神,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都反映了先民讲求收获、礼敬祖先、祈福辟邪的心理诉求。道教称腊月初八为“王侯腊”。据宋朝道教著作《云笈七签》记载,十二月初八日,王侯腊,天子大祭祀其先祖五帝、日月星辰于郊。其二说是佛祖成道日。相传腊八节源于佛教,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如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北方人们常用苹果、梨、柿子、枣、栗子、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穰、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黄豆、绿豆、芸豆、豌豆、黑豆、百合、莲子、桂圆、荔枝、松子仁、杏仁、胡桃仁、瓜子仁、葡萄干、白果等加上糯米或黄米熬成的粥,又甜又香,美味可口。腊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产而有不同。有配合初八日,以八样东西混合煮食。其中米、胡萝卜、青菜,为不可少的三样食材。此外,尚有“腊八豆腐”“腊八面”“腊八豆腐”“腊八蒜”以及“腊八豆腐”等食俗。
在河南,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据说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陕西关中八大怪,其中一怪叫“腊八不吃菜”。关中地区,尤其是西安、咸阳等地,人们煮腊八节一般不煮菜。煮好的腊八粥,要分赠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人围坐一起,共吃腊八面。
西宁人,虽是汉族人居多,可是腊八不吃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青海传说中说,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献乳糜,用香谷及果实做成粥供养,那粥就是麦仁粥,成了后来青海的“腊八粥”。后人根据这种做法,在青海人的饮食里成了宴席的一道主菜。
在安徽黟县地区,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制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并切成圆形或方形的块状,然后抹上盐水,在上部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适量食盐,置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使盐分逐渐吸入,水分也渐晒干,即成腊八豆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则更加美味可口。成品腊八豆腐可以单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
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中国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郁。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在安徽,有“腊八晒豆腐”的习俗。腊八前后,皖南许多地方人家会晒制“腊八豆腐”。在当地,腊八豆腐又称“福寿豆腐”,因多在农历十二月八日前后晾晒,故而得名。腊八豆腐由黄豆、辣椒、五香等原料经传统手工艺精制而成,有“素火腿”之称。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咸中带甜,又香又鲜。
除了以上的传统习俗外,现在过腊八节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有些地方会举办腊八粥赠送活动,将精心熬制的腊八粥送到孤寡老人、贫困家庭以及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们手中,传递节日的温暖和关怀。还有些地方会组织腊八祈福法会,信众们聚集在一起诵经祈福,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事业顺利。
腊八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的体现。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不妨放慢脚步,回归传统,与家人一起动手熬制一锅热腾腾的腊八粥,感受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幸福与满足。
- 上一篇: 广州火炉山森林公园游玩全攻略
- 下一篇: 详解双控开关接线图:单联、双联、三联墙壁开关接线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