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餐桌礼仪的要点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1-26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餐桌礼仪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对宾客的尊重,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中国餐桌礼仪的具体内容。
入座礼仪
在中国,餐桌座次的安排有着严格的规定,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主人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如果你是被邀请者,应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的话,你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如果你是赴宴者,应该等主人安排,不该在点菜时太过主动。
餐具使用
筷子是中餐最主要的餐具。使用筷子,通常必须成双使用。
首先,一是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二是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像指挥棒似地舞着筷子。三是不要把筷子竖插放在食物上面,这种插法只在祭奠死者的时候才用。四是严格筷子的职能,筷子只是用来夹取食物的,用来剔牙、挠痒或是用来夹取食物之外的东西都是失礼的。
使用公筷公勺,既是卫生健康的文明用餐方式,也是促进文明礼仪的一大助力。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可减少病从口入的风险。
除了筷子,勺子也是常用的餐具。尽量不要单用勺子去取菜,用筷子取食时,也可以用勺子来辅助。用勺子取食物时,不要过满,免得溢出来弄脏餐桌或自己的衣服。在舀取食物后,可以在原处“暂停”片刻,汤汁不会再往下流时,再移回来享用。暂时不用勺子时,应放在自己的碟子上,不要把它直接放在餐桌上,或是让它在食物中“立正”。用勺子取食物后,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碟子里,不要再把它倒回原处。而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烫,不可用勺子舀来舀去,也不要用嘴对着吹,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里等凉了再吃。不要把勺子塞到嘴里,或者反复吮吸、舔食。
稍小点的盘子是碟子,主要用来盛放食物,在使用方面和碗略同。食碟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暂放从公用的菜盘里取来享用的菜肴的。用食碟时,一次不要取放过多的菜肴,不要把多种菜肴堆放在一起,不吃的残渣、骨、刺不要吐在地上、桌上,而应轻轻取放在食碟前端,放的时候不能直接从嘴里吐在食碟上,要用筷子夹放到碟子旁边。
另外,喝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再吐回水杯。喝汤要用汤匙,千万不要端起碗来喝。喝汤的方法汤匙由身边向外舀出,由内向外方向舀着喝。喝汤不要出声,不要任意搅合热汤和用口吹凉。汤舀起来,不能一次分几口喝。喝完汤,汤匙应搁在汤盘上或汤杯的碟子上。
进餐礼数
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已经夹到盘子里的食物,不要再放回去。每次夹菜的量宜少不宜多,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或打喷嚏、打嗝,若实在控制不了,要向大家道歉。
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如果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
进餐过程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节气氛,不要光低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另外,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剔牙,记得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如果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吃鱼还有“鱼不献脊”的规矩,以及“上鱼应‘头左尾右腹朝前’,摆放于主宾面前”的讲究。
吃自助餐不要多取,一次适量取餐,避免浪费。上菜时,也应注意顺序,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通常先上冷盘,接下来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和汤,如果感觉吃得有点腻,可以再来一点餐后甜品,最后上水果。
用餐礼仪
在餐桌上,应注意自己的举止。敬酒一定要双手捧杯,站起来面对对方,以示礼貌。敬酒要分尊卑次序,由长辈发起,晚辈不应主动发起敬酒。敬酒时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要先向长辈敬酒再向同辈人敬酒。
中国人喜欢在餐桌上聊天,目的是活跃餐桌气氛与增进彼此间的情谊,然而餐桌上的说话也是有讲究的。要避免说一些沉重、悲戚的话题;避免语出不逊,大声喧哗;避免与人起争执,吵得面红耳赤;避免揭人私隐,说人是非。
用餐之后,也不要急着离席,应先等候主人、长辈等离席,你才能离席。离席前,要向主人家表示感谢,进行一番分别前的寒暄,表示你这顿饭吃好了,感谢招待。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用餐注意事项。比如,宗教的饮食禁忌,一点也不能疏忽大意。穆斯林通常不吃猪肉,并且不喝酒。国内的佛教徒少吃荤腥食品,它不仅指的是肉食,而且包括葱、蒜、韭菜、芥末等气味刺鼻的食物。出于健康的原因,对于某些食品,也有所禁忌。比如,心脏病、脑血管、脉硬化、高血压和中风后遗症的人,不适合吃狗肉。
最后,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偏好往往不同,这一点在安排菜单时要兼顾。比如,湖南省份的人普遍喜欢吃辛辣食物,少吃甜食。英美国家的人通常不吃宠物、稀有动物、动物内脏、动物的头部和脚爪。
中国餐桌礼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上所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礼仪不仅体现了对宾客的尊重,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雅风范。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将这些优秀的传统礼仪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餐桌文化的魅力。
- 上一篇: 情人节英语告白秘籍
- 下一篇: 轻松解锁!淘宝APP亲密付开通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