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游北山记》的译文概述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2-06
新城游北山记译文
去年三月上旬,我们乐寿县官衙刚刚建好,同僚们相约在县城东门外五里地的原野上欢聚宴饮,来为这新居落成庆贺。那天正赶上天空阴晦昏暗,将要下起雨来,赴宴的人直到中午也未能到达,我独自在亭子里心神不安地徘徊着,看着天色阴晴不定,非常扫兴。不久,太阳从云层里透出,云气开始消散,我才动了游山的念头。于是我同随身的仆人,手扶着拐杖,穿着草鞋,走小路从西山往北山游去,只打算痛痛快快地游玩一场,就忘了回去。
翻过西山,我们沿着小路向东走了二里左右,一条小涧从山涧的石头缝里流出来,涧水清澈寒凉。我们顺着山涧往东走,又走二里左右,看见一条溪流在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下。于是沿着这条溪流逆流而上,再沿着溪流往北走了不到二里,就听见水声轰鸣好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从崎岖不平的小路上向山下望去,看见一口小潭,水清澈透明,就像山东人说的“淴浴”一样。再向下走几步,潭水从山崖底部流出来,水声就像弹琴的声音那样清脆悦耳。水流过石头缝,好像奏钟磬的声音一样清脆。踏着石头向上走,才发现它的小瀑布高出山上地面约二三丈,宽度有四五尺,水像银子般倾泻而下,把它撞击的石头都冲刷成洞穴,水流回旋喷涌,就像冰雪翻涌飞溅。潭水四周都是石头,有的石头翻卷起来露出水面,姿态奇特形状怪异,没法用语言来形容。
我们坐在石头上休息,我让仆人取出壶中酒来斟上,捧着酒杯对着泉水自饮自酌。喝足了酒,我又顺着溪流往上走,想去寻找它的源头。走了十多步,只见一座石桥横跨在溪流上。过了桥,向北又走了二十多步,突然又听到轰鸣的水声,只见水流从石头缝里倾泻而下,形成一个瀑布飞落到北面的小潭中。石潭宽有二丈,深有一丈多。潭水澄清,水底的石头和小鱼小虾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四周都是石头,坐在石头上可以垂钓,潭水又能灌溉农田,而且又十分清幽,非常适合作隐居的地方,这是我第二个发现的好地方啊!
又向北走五六十步,溪水两岸的山崖岩石更加高峻陡峭,就像两个兽角相对一样,非常狭窄,只能容下一个人通过。小溪里的水从岩石下流过,水声像人在大声喧哗一样。走出狭窄的崖口,再向北走不到四十步,就忽然开阔明亮了起来,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原野。原野的四面都被山包围着,山上长满青草和树木,原野上花草长得非常茂盛,繁密的花开得非常鲜艳。鸟儿在那里欢快地唱歌,人到了那里就像到了仙境一样。向西望过去,隐约能看到一条小溪从那里流出来,这就是小溪的源头啊!我猜想那里一定还有奇异的风景,是我们未曾见到的,于是我们搀扶着走下岩石,到了西边的小溪边,顺着溪水逆流而上,探寻水的源头。我们越过两道石崖,又越过一道溪流,溪水上有一座石桥。过了桥又向北走了十多步,就忽然看到有一座小山,山上都是奇异的石头,石头上长满青苔,树木花草长得非常茂盛,我们爬到山的一半就爬不动了,于是找了一块大石头坐在上面休息。抬眼望去,山上苍翠的树木掩映着天边的晚霞,景色就像图画一样美丽。过了一会儿,太阳落山了,人们也都下山了,我们这才沿着原路返回。
我们经过西崖下面的竹林时,竹林里的竹子长得都非常粗大,每棵都有三四寸粗。竹林间有一条小路,小路只容得下一个人骑马通过。走了不到百步,就看见一座寺庙背靠山崖修建,名叫竹林寺。因为寺庙隐藏在竹林中,所以我们才没能远远看见。进了寺庙,主持和尚非常恭敬地迎接我们,说:“我(久闻大名),做梦也没想到今天您们能屈尊来到敝寺。”和尚于是留我们在寺庙里过夜。我们盛情难却,就住了下来。晚上,和尚煮泉水给我们喝,泉水味道香甜。我们双方都谈得很投机,直到蜡烛烧完,我们才去睡觉。第二天早上,和尚又煮泉水、熬小米款待我们,然后我们才告别和尚下山。
四月初的一天,我和同僚们带着酒,从寺庙前的小路向东南走了二里左右,翻过山岭,就到了雷溪。溪水从东南方向流来,水声轰鸣。我们坐在石头上喝酒,欣赏这里的风景,喝完酒就回去了。
自从我来到这里,一共游了三次北山,都是欣然前往而满足地返回。我原以为这里的山川景物,都像我游过的永州那样美丽,等到我来到新城之后,才知道这里的山水景色更加奇特。于是我忘记了我是被贬谪到偏远地区的人,在这里把山林当作朋友,和溪水鱼儿为伴。这里虽然没有我的亲人,但也没有那些繁杂的公务和世俗的烦扰。即使我遭遇贬谪,在这里住一辈子,又有什么遗憾呢?元丰六年四月六日记。
- 上一篇: 如何取消方竹论坛账户注册
- 下一篇: 如何正确进行洗手的七个步骤?